关注我们

倾覆感官:古根海姆之旅(7) -

来源:蓝光高清影视-348电影网   发布时间:2020-11-27   浏览次数:498

| 凡 | 是 | 摄 | 影 |

本文翻译自《looking in》一书

颠覆感官:古根海姆之旅

作者:莎拉 格里诺 翻译:王子杰

诗人通过长期、惊人却理性地颠覆一切感官,使其成为了先知。

《美国人》记述了一个欧洲人的旅程,他第一次穿越一个陌生国度——在沙滩边,潜入海浪。

续上篇

1956年秋到1957年冬,弗兰克为出版寻求帮助。正如Jeff L. Rosenheim在本书目录注释的,弗兰克在十月初见了埃文斯,然后联系了出版社(Viking and Random House)的编辑;鉴于美国南部在书中的重要性,他又联系了1949年诺贝尔奖得主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想请他写序言,然而都不太成功。

1957年春,他得知埃文斯肯帮忙作序。法国出版商罗伯特·戴乐比尔(Robert Delpire)也同意出法文版,尽管他认为市场已经饱和了。在当时Klein,Schulthess和Fran oise Sagan都出版了关于美国的摄影图册,戴乐比尔甚至还劝阻了卡蒂埃·布列松(Cartier-Bresson)出版相关作品。

1957年6月末,弗兰克抵达巴黎,在那时他已经完善了照片的序列,并且缩减到了85幅作品。他和戴乐比尔把复印照片铺在办公室地板上,展现照片之间的关联。剔除了牛仔女郎和墓地这两照片之后,他们在几个小时里敲定了最终序列。但弗兰克很快意识到,和他在1956年发表的秘鲁的照片一样,戴乐比尔没有把这当成艺术作品,甚至不想作为杂志《Neuf》的专栏。戴乐比尔提议把它作为《百科》(Encyclopédie essentielle)的第五部,而《百科》是他最近开始编写的一部科普读物,为了给法国读者介绍法国和其他国家的科技、历史和文化。为了和系列丛书协调,这本书需用既定的尺寸(190.5mm×215.9mm)和版式,图片和文字穿插起来。所有照片由Draeger Frères冲洗,逐张凹版印刷,使得色调饱满,再现了弗兰克照片的共鸣感,甚至能让人感到酸楚悲伤。

弗兰克马上注意到了书中的文字。埃文斯的引言刊登于《美国摄影年鉴:1958》(U.S. Camera Annual 1958,出版于1957年12月),文章措辞考究,隐秘地回击了爱德华·史泰钦(Edward Steichen)“羊毛般”多愁善感的风格。但弗兰克觉得“一切都不对劲”,文章对过去描述得太多,甚至是在维护埃文斯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要展现弗兰克艺术思想的精髓。更让他担心的是戴乐比尔计划把文本排版在图片对面,弗兰克知道这会大大消减照片和序列的表现力。

九月初,弗兰克的朋友,电影制作人Emile de Antonio,建议他请凯鲁亚克写序言。和其他人一样,de Antonio也读过那篇激动人心的《在路上》的书评,文章在1957年9月5日发表于《纽约时代》(NewYork Times)。评论家Gilbert Millstein将《在路上》和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相提并论,称其出版是“历史性的时刻”。但对de Antonio和弗兰克来说,更重要的是文章暗示道:凯鲁亚克和弗兰克见地相似。在Millstein看来,凯鲁亚克是跨掉的一代的喉舌,那一代人“生下来就幻想破灭:战争的威胁、政治的荒诞和社会上的敌意,对他们而言,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对物质上的富足(相对于物质主义),虽然假意嘲讽,这代人其实不为所动。他们不知道庇护会在何处,却也不曾停止搜寻。”

几天后,在报社编辑Lucien Carr举办的聚会上,弗兰克见到了凯鲁亚克。弗兰克请他作序,尽管在那时他还不曾读过《在路上》。十月初,凯鲁亚克完成了文稿(图1)。但对于戴乐比尔来说,文章太短了。凯鲁亚克不喜欢做修改,就像他的编辑Malcolm Cowley所写的一样,文章应该“像牙膏一样挤出来不再更改,打字机敲出的每个字符都是神圣的”。弗兰克尽管知道如此,还是询问了凯鲁亚克能否再写几页。“如果你觉得写得足够多了,”在那个秋天,弗兰克告诉凯鲁亚克,“或者说没有什么好写的了,那就这样吧。但戴乐比尔不会满意,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会把能找到的东西都塞进去。”

图1 凯鲁亚克《美国人》序言手稿

戴乐比尔也正是那么做的。尽管弗兰克给了他埃文斯的序言和凯鲁亚克加长版的序言,这位出版商都拒绝了。1958年11月末,书发行了,所有的照片都在右侧页面,正对的则是左侧的文字(图2)。博斯凯(Alain Bosquet)负责筛选和编辑文本。这些文本都选自于托克维尔、波伏娃、多斯·帕索斯、惠特曼、赖特等人的文章,其中很多人都强烈批判美国。在排列好照片和文字之后,博斯凯又把这些节选的文章片段划分了主题,例如“空间”、“隔离”、“统一”、“印第安人”、“黑人”等等。这些分类和照片挤在一起,让读者在文字中搜索照片的线索。这样的排版,使得文章和照片涵义混肴,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和系列丛书一致,例如《太阳》(Le soleli)、《时间》(Le temps)、《阿拉伯人》(Les Arabes),戴乐比尔将书命名为《美国人》(Les Américains),仿照布列松的《欧洲人》(Les Européens)。原本诗意的、颂歌式的标题《美国,美国》(America, America),则在样书的背后若隐若现。戴乐比尔将Saul Steinberg的画作为封面,迎合法国读者。尽管法版《美国人》(Les Américains)在法国和美国都有面世,甚至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出售,但它在业内却不曾激起涟漪,在法国媒体中只有些许关注,更不为美国评论家所知。

图2 戴乐比尔版《美国人》(Les Américains)

事情却有转机,这本书帮助弗兰克找到了美国出版商。1958年末,格罗夫出版社(Grove Press)的巴尼·罗塞特(Barney Rosset)急切地想在美国出版《美国人》。罗塞特在1952年收购了格罗夫出版社,并且专注于出版欧洲作家的作品,例如波伏娃和塞缪尔·贝克特。罗塞特不久就因为出版的读物畅销而闻名,他也善于应对敏感话题,最著名的就是1959年5月出版的,第一部未删减的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这本书因为涉及情色内容,被邮局当场扣押。

罗塞特还创办了《常青评论》(Evergreen Review)——一本前卫的杂志,复刊了金斯伯格的《嚎叫》(Howl)和凯鲁亚克、劳伦斯·弗林格蒂(Lawrence Ferlinghetti)、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的文章。但罗塞特从没有出版过摄影图册,因此也同意使用Draeger Frères印刷的页面,也仅限于有照片的页面。更重要的是,他同意弗兰克删减掉博斯凯编辑的文字,并将图片按弗兰克原先的顺序排版,左侧页面只留下标题和日期。

但出乎意料的是,尽管弗兰克、凯鲁亚克和他的经纪人,都认为凯鲁亚克的第一版序言“绝对”更好,但罗塞特不同意,而是使用了修改后的加长版序言。其中的差别十分明显。第一版序言自然顺畅,并且直截了当。凯鲁亚克在看完了照片之后,本能地写下了这段文字,是对弗兰克的“机敏、神秘、天才、悲伤和暗阴中陌生的秘密”的回应,也表达了对一些照片的感受,例如:“咖啡厅里,阳光洒进窗户,给椅子笼罩上一圈神圣的光晕,这景象我不曾想过能被胶片捕捉,更不用说能用言语描绘出这所见的美。”

和发行版一样,第二版序言中有大段文字,都是从凯鲁亚克当时还未发表的《科迪的幻象》(Visions of Cody)中直接摘录的。“这狂野的路,孤独地转过弯道,穿过广袤的大地,延伸向地平线,那是瓦萨奇雪山下西部的幻想”,“无声而又躁动不安的公路,在车篷的颤栗中哀恸地前行”。金斯伯格在后来描述这些文字,是“惠特曼式的史诗般的祷词……是凯鲁亚克最完美、最有个性的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国和公路,但和弗兰克的照片却关联不大。

当然这两个版本还有其他区别,比如连字符取代了原稿中的省略号,第二版中也没有经常被引用的那句:“不喜欢这些照片的人也不会喜欢诗歌,明白吗?不喜欢诗歌的人就回家看电视,看驯马容忍着那些戴宽檐帽的牛仔。”还有后记中的那句:“我还要问:那老旧的电梯间,满是恶魔的掠影;那孤独的女孩,仰头叹息,谁能告诉我她的名字和住址?”这两段都在第一版中。毫无疑问,作为两个版本间妥协的结果,这两句话也在出版前加了进去。

格罗夫(Grove Press)版《美国人》

尽管弗兰克原本希望请弗朗兹·克莱恩或者德·库宁设计封面,而在当时,画家Alfred Leslie正在和弗兰克、凯鲁亚克、金斯伯格制作短片《拔出雏菊》(Pull My Daisy),他大胆提议,用黑、白、红三色作为封底,与美国国旗遥相呼应。《有轨电车——新奥尔良》(The Trolley – New Orleans)则被印在封面。纯黑色的书皮,则呼应着埃文斯《美国照片》用的圣经书皮。尽管标注着1959年,这本书在1960年1月15日才发行,距离弗兰克拿到古根海姆基金的第一笔赞助,已经过去了四年半。为了奖励弗兰克,格罗夫出版社预先支付给他200美元,作为2600份印本的稿费,同时也付给了凯鲁亚克30美元,作为序言的稿费。在1959年,弗兰克似乎是在事后才想起来,他问罗塞特书名会是什么,才得知书名将是《美国人》(The Americans)。

(全文完)

END

译者

王子杰

关于《Looking in:罗伯特·弗兰克的》

《Looking in:罗伯特·弗兰克的》(英文名Looking In: Robert Frank's The Americans )是一本展示、解析弗兰克《美国人》摄影著作的摄影画册,由于其资料的丰富和详实,使其成为研究《美国人》的珍贵资料。

书中含有《美国人》中的所有照片以及另外部分摄影作品集,回顾了弗兰克的创作历程。另外刊登了包含策展人萨拉·格林诺夫的几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探讨了这本开创性摄影作品的渊源,以及弗兰克在古根海姆基金帮助下的拍摄过程,《美国人》的排序,作品对此后摄影的影响等。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美国人》几个版本的不同,以及弗兰克的书信和手稿材料等。附录中,包括了底片展示等珍贵资料,资料的完备和详实使其成为《美国人》的权威信息来源。

—【凡是摄影】—

| 带你进入摄影大师的世界 |

点此返回爱影视

511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十年月昆明街拍,往昔的糊口记忆
上一篇 2020-11-27
下一篇 2020-11-27

相关资讯

更多
  • 爱影视苹果APP安装教程!苹果用户必看!

    注:在使用该方法的时候请提前下载好嘿荼锋APP最新安装包点击直接下载TrollSto简单安装使用教程通过爱思助手 对TrollInstaller 工具进行 自签签名  然

    公告 阅读:0 发布:2023-09-19
  • 爱影视APP使用教程!所有用必看

    爱影视APP下载地址:https://2ys.app/APP内置接近多条播放线路!!所以很多用户在播放的时候容易出现某条线路播放失败或播放卡顿,那么请仔细看看下面播放与线路选择说明一:关于播放:遇到无

    公告 阅读:0 发布:2023-07-04
  • 菲比·沃勒-布里奇新加盟《夺宝奇兵5》 角色神秘

    短视娱乐讯 北京时间11月22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夺宝奇兵5》曝光新剧照,菲比·沃勒-布里奇饰演印第安纳·琼斯的教女海伦娜,是个神秘角色。

    头条 阅读:497 发布:2022-11-29
  • 新片《五月十二月》杀青 波特曼联合摩尔主演

    短视娱乐讯 北京时间11月21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娜塔莉·波特曼和朱丽安·摩尔主演新片《五月十二月》近日已杀青。托德·海因斯(《卡罗尔》《远离天堂》)执导...

    头条 阅读:958 发布:2022-11-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