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扫黑风暴》烂尾了吗 -

来源:蓝光高清影视-348电影网   发布时间:2021-09-03   浏览次数:341

《扫黑风暴》烂尾了吗

文/石若萧

《扫黑风暴》收官了,这部剧自8月初开播伊始就收获了大量关注,如今相关平台上,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37亿。

对于这部剧,观众的感受是复杂的。一方面,它在节奏和冲突感上均有所不足,豆瓣评分从刚开分时的8分以上,慢慢掉到了如今的7.5分;但另一方面,得益于“真实案件改编”的加持,这部剧被赋予了剧情之外更大的现实意义,随着故事的推进,观众们的讨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从题材类型上,很难把《扫黑风暴》进行简单归类。媒体上,惯用的形容词是“扫黑反腐剧”。事实上,它既不同于早年流行的以单一案件做切入点的公安刑侦剧,也并非从高层入手,体现官场生态的反腐剧。其叙事手法乃是自下而上,试图囊括整个地区的政治生态,野心颇大。

《扫黑风暴》

早年间,受到政策限制等影响,2004年后,相关题材剧集几乎一度消失。近年来,多部类似的影视作品接二连三推出,且都收获了不错反响。从《人民的名义》到《破冰行动》《巡回检察组》再到《扫黑风暴》,无论尺度还是表现形式都有所突破。但倘若剥离掉稀缺题材本身具备的稀缺价值,该类剧集在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上,依然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叙事的捉襟见肘

众所周知,《扫黑风暴》整体剧情是围绕着几个真实案件,如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黄鸿发案等改编而来的。发生在天南地北的故事,都被融合进了一个虚构的“中江省绿藤市”中。

导演五百以拍摄悬疑剧见长,代表作有《心理罪》《灭罪师》等。但《扫黑风暴》并非单纯的悬疑剧集。剧中大量反派,如高明远、孙兴等,一出场就摆在了明面上。再考虑到类似题材的惯性,最后一定是邪不压正,悬疑成分终究有限;于是想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着力点只能放在两处:一是对腐败城市生态本身的描绘,力求营造出一种令人“熟悉又恐惧”的猎奇氛围;二是适当保留几处谜团,即最后的“大老虎”究竟是谁?李成阳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坏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合作甚至血缘关系?

氛围刻画方面,这部剧在开头就做到了极致。薛梅带着举报材料,试图拦下中央督导组的车队,却被身后驶来的洒水车撞死并带走埋尸,而这辆车一路都在播放《祝你平安》。这场谋杀背后的主使者高明远,却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正同薛梅的女儿嬉笑玩乐。

《扫黑风暴》

而随着剧集徐徐推进,绿藤市的黑暗面也从下往上逐渐展开。菜霸、赌场、毒品、高利贷、买凶杀人、官商勾结,从最底层的马仔到公安干警、派出所长、企业家,乃至更高层的干部,都牵涉了进来。

为此,不少观众将这部剧与2017年的现象级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相对比,但两部剧侧重点终究有所不同。《人民的名义》重点在描绘官场,其中的犯罪情节多是点到为止,做事不会太过分。但《扫黑风暴》色调更阴冷,反面人物行事更无底线,以高明远和孙兴二人尤甚。倘若非要对标,该剧恐怕同2019年的《破冰行动》相似度更高一些。

叙事上,《破冰行动》犯了虎头蛇尾的毛病。刚播出时,其由于对犯罪场景塔寨的精细刻画,令观众眼前一亮,好评如潮。可随着剧集推进,节奏越来越慢,观众评价也越来越低。如今该剧的豆瓣主页上,第一条短评赫然是“罪案剧让观众忍不住按快进键是最大的失败。”

图/豆瓣

相比48集的《破冰行动》,《扫黑风暴》体量上要精简很多,只有28集,本该以叙事紧凑、信息密度大见长,可随着剧情推进,也暴露了和前者同样的问题。

这同内容的捉襟见肘分不开。因为正反派实在过于明显,许多谜团变得无处安放,只好在氛围上下功夫。比如李成阳的耳鸣,在馄饨店踯躅的画面出现了许多次,但这类画面没有信息量,并不足以抓住观众。

官场剧也有拖沓的毛病,但观众能忍。因为观看此类剧集时,一大乐趣就在于揣摩剧中官员的遣词造句。一句普通的话,加上前后语境,能折射出多种意涵,0.5倍速播放都不嫌慢。但《扫黑风暴》以刑侦剧情为主,大量镜头都放在了诸如夜店、馄饨铺、黑道中人打哑谜上,相比之下,信息量实在是太少了。

另一方面,悬疑点的安排密度,一部分是由电视本身的媒介属性倒逼出来的。早年的经典美剧《越狱》,每一集都分出数条线,每条线收束时都有一个“戏眼”,故意吊观众胃口。主创之所以乐此不疲,乃是因为有利于广告投放——演到高潮处突然插入广告,观众情绪还沉浸在剧情中,胃口被高高吊起,不至于立刻换台。

然而滥加戏眼的剧集,就好比做菜放多了味精,吃着齁得慌。《越狱》自第一季后质量越来越差,后来的美剧在这一点上有所收敛,如《绝命毒师》《冰血暴》等,形式同样是犯罪剧,但节奏都偏和缓。以《冰血暴》为例,剧中穿插了大量空镜,大雪纷飞,氛围肃杀,背景音乐用的还是极慢的大提琴,可见主创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了气氛营造上。

《冰血暴》第一季

然而注重氛围刻画,并不意味着对节奏就没了要求:《绝命毒师》第一集老白就遇到了杰西,在房车中制造出磷化氢,毒死了一车毒贩,完成了性格的蜕变;《冰血暴》杀手出场,第一集就接连干掉了三个人。主角也通过杀妻这一举动,将内心阴暗面彻底爆发了出来。

如今观众大多在网上看剧,会员充值后便不受插播广告干扰。这本该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好事,可主创们却意外地不会找节奏了,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人物形象

早年,E·M·福斯特提出了著名的“扁平型人物”和“圆型人物”的理论,其划分标准是:“扁平型人物是围绕着单一的观念或素质塑造的”,性格稳定性极强;而圆形人物则更加多变,即便成年,性格也依然保留有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

有学者曾系统地梳理中国刑侦剧和美国犯罪剧,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刑侦剧中,正面角色形象大体趋同,扁平型人物数量更多,大抵离不开忠诚勇敢、正直伟岸、无私奉献几样;而美国犯罪剧则更加侧重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圆形人物更多,剧中人物性格中有固定面,亦有流动面。这些流动面一方面令人物塑造更真实,一方面也成了推动故事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国产剧中如此处理,缺陷明显:人物性格发展受限,连带着剧情推进的动力也受阻,最重要的是不讨喜。好在类似剧中犯罪分子也大多是扁平人物。正反两个扁平人物撞到一块,邪不压正,最多只是剧情有些老套无聊。但倘若主角不幸碰到一个圆形反派角色,则负面效果立刻生成:不仅魅力全无,甚至还要招人厌恶。

典型例子是《人民的名义》中陆毅饰演的侯亮平。相比饱尝艰辛的“胜天半子”祁同伟,前者在不少观众眼中与其说是正义的化身,不如说更像一个不识人间疾苦的官二代在居高临下对后者的人生选择指指点点。全剧播放完毕后,有媒体做了一次调查,发现祁同伟一角的受欢迎程度在所有角色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李达康。

《人民的名义》

诚如齐泽克所言:“在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时代,公众往往并不要求名人或者他的偶像完美无缺,反而表现出对他们人性弱点相当的认可”。观众快感的来源,往往并不在于“我要成为他”,而在于发现“原来他也跟我差不多”。

为解决此问题,近年来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爱给正面角色加些心理阴影,以丰富其性格层次感。但这一处理往往过于草率,手法几乎都雷同,都是源于早年某次失败任务留下的内心创伤。背后的逻辑是给主角加上了一种古典复仇欲,实质是将围剿反派的正义行动上添一些私仇成分——当然,这种仇恨并不会以私刑形式体现,每到结尾,警察依然会强忍住怒火,将犯罪分子扭送至公安机关处理,个体仇恨也得以再度升华为集体的正义感。

《扫黑风暴》中,类似性格特点在孙红雷饰演的李成阳,以及张艺兴饰演的林浩身上都有体现。前者属于主角,身份是被人陷害的前刑警,由于师父惨死,为查清当年真相,加入新帅集团蛰伏十年,黑白两道都有所涉足。孙红雷本人演技过硬,驾驭此复杂角色并不违和。

相比之下,张艺兴饰演的林浩形象上就单薄很多:因为父亲的“黑警”身份,感到耻辱,决心做个好警察来弥补——这一设置,令人不禁想起《无间道》中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一角来。后者是黑帮大佬倪坤的私生子,加入警队后,又回归家族做卧底。在父权家族文化浓厚的香港,这一行为自然难逃部分观众对其“不忠不孝”的指控。尽管《无间道》系列已经成为香港影史绕不过去的经典,然而针对具体角色,却依然有“阿仁不孝,阿孝不仁”的评语在。

但梁朝伟身负高超演技,弥补了这一问题,其表情眼神无不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理想感,令人动容,让观众相信他对正义有发自内心的坚持,人物塑造上的硬伤就被忽略了。

《无间道》

和梁朝伟相比,张艺兴演技上本就差出一大截。相比对正义的坚持,更多表现出的却是一种无知少年的叛逆,幼稚有余,隐忍不足。为此不少观众表示“看到林浩和黄希的戏份就想跳过”。幸而该剧的主要反派们都坏得令人恶心,毫无半分人格魅力可言,总算没能在风头上将警察盖过。

相比最早年,类似题材剧创作上虽有所进步,但程度依然很有限。圆形人物的性格设计需要大量资料支撑,且要随着剧情推进而滚动发展。并不是说给主角简单加个心理阴影,扁平人物就能突然变圆了,充其量就是一张白纸上多了一个奇怪的突起而已。

类型未来

各个影视大国中,犯罪题材影视剧由于掌握“性和暴力”的流量密码,又能和社会现实产生勾连,一直都是颇受欢迎的类型。

影视剧多由文学改编而来。早年犯罪文学无非两个大分支,一支注重解谜题,即所谓古典派;一支注重挖掘动机、拷问人性,即所谓社会派和硬汉派。前者受限于推理模型数量,创新余地不足。又随着当代法医微观鉴证技术的发展,替代了传统侦探的观察、分析、推理过程,于全球都在渐渐失势;而后者想要拍好,离不开对社会负面生态的反映和剖析。

欧美日犯罪小说蔚然成风,背后土壤乃是国家机器无法有效制约组织犯罪,黑帮不仅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掌握了贩私酒、运垃圾、开赌场等暴利产业,甚至通过收买运作,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此类影视剧中代表作有《黑道家族》《大西洋帝国》《黄石》等。

《大西洋帝国》

但我国涉黑组织普遍寿命极短,上不得台面;杀人案等基本都是激情犯罪,彼此孤立,难以在统计意义上发生关联。由于缺乏社会土壤支撑,相关作品大部分沦为了都市怪谈,文学价值有限。这一点体现在电视剧中,90年代后期出现的《九一八大案纪实》《紧急追捕》《追捕二王》《西安大追捕》《济南7.9大案侦破纪实》等几乎全是由单个突发案件改编而来,满足的也基本都是观众的猎奇欲,社会意义不够,亦难以复制成为系列。

海岩或许是将国产涉案剧做成系列的唯一例外,代表作有《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观音》等。但海岩的写作主线并非案件,重点在表现人物间复杂的爱情纠葛,相比传统刑侦题材,更像是包裹在刑侦外壳中的爱情小说,为此坊间甚至还流传有“海岩言情剧”的说法。

《永不瞑目》

继《法医秦明》《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剧大火后,去年爱奇艺推出了“迷雾剧场”,试图将这一类型进行整合。但剧场中除聚焦小孩的《隐秘的角落》做到了出圈,其余诸如《十日游戏》《非常目击》等,都只是不温不火的水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单个案件流于猎奇,难以升华出社会意义。而在类型单一的剧场中,观众逐渐出现审美疲劳,阈值越来越高,对同质化的猎奇剧愈发不感冒。

而倘若要往上升华,走本土社会派的路子,向官场小说取材是必然绕不过的坎。1996年《苍天在上》开播,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反腐题材电视剧,进入21世纪后,相关题材热潮涌现,2001 年出现了《大雪无痕》《红色康乃馨》《忠诚》,2002 年的《黑洞》《当关》《省委书记》,2003 年的《绝对权力》《大江东去》《至高利益》以及 2004 年的《国家公诉》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作。

上述剧集多由单个腐败案件,如挪用公款,国有资产流失等所引发,再展现一干利益相关方的博弈过程。案件本身不复杂,其实也不是重点,好看之处在于各方智力博弈的过程。同《人民的名义》一样,观众看此类剧集,与其说是看剧情,毋宁说是在观摩一种熟悉又陌生的生态。

刑侦剧光从底层入手,难免流于猎奇;官场反腐剧从上层入手,于无声处听惊雷。将两个类型进行融会贯通,从下往上串联着写,既满足了观众的猎奇欲,又展现了涉黑组织生态及其背后的保护伞,这是《扫黑风暴》的最大创新处。虽然手法还颇为生涩,但某种程度上,也是给国产犯罪影视作品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故事不是无根之木,有技巧而无生态,再精巧也显得虚假;有了生态支撑,即便技巧差些,观众也能接受。毕竟身畔发生的真实,冲击力必然大于虚构的故事。

但要拍得好,有些事就必须敢于触碰,一磕到底。虎头蛇尾,草草将故事线收束掉,难免显得遮遮掩掩,令人失望。

参考资料:

1.中国公安题材电视剧与美国犯罪剧之比较研究. 李芬. 2013

2.海岩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研究. 贾慧雯. 2015

3.中国大陆刑侦类纪实电视剧研究. 邵将. 2017

4.反腐题材电视剧的大众传播研究. 王艺静. 2018

5.新世纪反腐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塑造研究. 秦伟光. 2019

3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时代少年团发展受限,何炅无视丁程鑫引争议,宋亚轩也曾深陷其中
上一篇 2021-09-03
下一篇 2021-09-03

相关资讯

更多
  • 爱影视苹果APP安装教程!苹果用户必看!

    注:在使用该方法的时候请提前下载好嘿荼锋APP最新安装包点击直接下载TrollSto简单安装使用教程通过爱思助手 对TrollInstaller 工具进行 自签签名  然

    公告 阅读:0 发布:2023-09-19
  • 爱影视APP使用教程!所有用必看

    爱影视APP下载地址:https://2ys.app/APP内置接近多条播放线路!!所以很多用户在播放的时候容易出现某条线路播放失败或播放卡顿,那么请仔细看看下面播放与线路选择说明一:关于播放:遇到无

    公告 阅读:0 发布:2023-07-04
  • 菲比·沃勒-布里奇新加盟《夺宝奇兵5》 角色神秘

    短视娱乐讯 北京时间11月22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夺宝奇兵5》曝光新剧照,菲比·沃勒-布里奇饰演印第安纳·琼斯的教女海伦娜,是个神秘角色。

    头条 阅读:497 发布:2022-11-29
  • 新片《五月十二月》杀青 波特曼联合摩尔主演

    短视娱乐讯 北京时间11月21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娜塔莉·波特曼和朱丽安·摩尔主演新片《五月十二月》近日已杀青。托德·海因斯(《卡罗尔》《远离天堂》)执导...

    头条 阅读:958 发布:2022-11-29

评论